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一些人把苏联入侵阿富汗视为苏联走向下坡路的标志,实际上,苏联早已在其他其他地方出现颓势。
帝国主义化
帝国主义,一种政治主张或实践,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通过夺取其他国家的领土和奴役其人民建立经济及政治霸权,凌驾于别国之上。帝国主义可能衍生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一词带贬意。帝国主义一般是视为负面的,因为在被占领的国家中,大多数人受到剥削,只有极少数的人从中得利 [1]。帝国主义是 “一个国家的政策,借由殖民、军事或其他手段扩张其国力及其影响力”[2]。
苏联帝国主义化,其放弃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全人类某幸福的宏大责任。因为毛泽东拒绝成为其卫星国,拒绝联合舰队的组建。苏联上层就展开了对华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并一步步的演变为两国交恶甚至兵戎相见。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其他国家。
苏联的帝国主义化扩张,从1970年极盛开始,当时勃列日涅夫政权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挑战(因为从越南撤军和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威信受损的)美国的霸权。仅仅在印度洋周边,苏联插手内政的国家就有:
- 巴基斯坦
- 埃塞俄比亚
- 索马里
- 南也门
- 阿富汗
这些国家中除了最后以分裂的形式稳定下来的埃塞俄比亚(分为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和巴基斯坦(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外,无一不是动乱至今。此外,苏东阵营还在大西洋两岸的拉丁世界特别是中美洲(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和葡语国家(安哥拉、莫桑比克甚至葡萄牙本土)向西方阵营发动猛烈进攻;在东南亚,苏东阵营则在印度支那与中国发生了冲突。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苏联(部分)为支持这些斗争而发展了其远洋舰队。
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政治干预,实际上正是其帝国主义化的重要体现。而到了 1980 年代,形势已经非常明显,苏东阵营几乎在每一个战场都败下阵来:
- 埃塞俄比亚的门格斯图政权垮台
- 厄立特里亚人和提格雷人取得了胜利。
- 索马里的巴雷政权先是倒戈到西方阵营,而后干脆垮台了。
- 南也门经过反复政变,元气大伤,最后被追随埃及投靠西方的北也门所兼并。
- 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政权被颠覆。
- 危地马拉游击队放下了武器。
- 葡萄牙最终也没有加入到苏东阵营。
- 西哈努克在柬埔寨复辟。
唯有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苏东阵营支持的力量最后战胜了更加孤立的南非扶植的反对派。可见,苏东阵营的这一波全球攻势,是以整体失败而告终了。阿富汗的失败不过是这一大失败的一部分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联不在阿富汗失败,也会在其他地区失败的
工业人口不足
1975 年之后发展速度就大幅下降,1982 年之后更是陷入停滞,根本不可能支撑苏联在这些斗争中取胜;至于苏联的卫星国,它们的经济形势比苏联更加糟糕,大多在 1970 年代就已经陷入停滞。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苏东阵营以区区两三亿工业化人口与西方阵营超过十亿的工业化人口竞争,而所争夺的地区可转化的工业人口又非常有限,其失败也是大概率事件。
经济活力不足
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盘国有化,并未预留任何灵活的社会财富分配空间,以激发个人生产积极性。美英法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在70-80年代,为抵御社会主义思潮,大规模提高了资产阶级税率,遗产税高达80%,那是美国工人阶级生活最幸福的时代。一个蓝领工人即可养活一个大家庭。马克思说,资本家会为了利润出售吊死自己的绳索。显然,他们还没有愚蠢到这种地步。并非是资本家大发善心,打心底里认可社会主义,而是为了预防苏联的制度优势带来的思想冲击,不得不让出利润给无产阶级,使得美国工人过上比社会主义苏联更社会主义的生活,才能防止赤化。当然,美国工人的好日子在苏联解体之后就结束了。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 切格瓦拉
但是,美国并未全盘国有化,还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富交由市场进行自由分配。这样一来,即保证了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活力高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总结
综上所述,帝国主义化、工业人口不足、经济活力不足,才是苏联解体,人类共产主义事业严重受挫的根本原因。
一些题外话
截止21年2月底,美国债务规模已超过 27 万亿美元,其规模早已超过一年 GDP 总额,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实行的巨额财政举措所带来的结果。接下来美国还有高达 1.9 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进入草拟阶段,其他经济体也维持量化宽松,意味着美国的借贷规模还将攀升。
回望20世纪,美苏争霸时期的美国,其军备开支、公共开支、研发投入所占GDP比率远高于现在。但是没有那么高的国家债务,根本原因在于,那时候富人的税高。可是苏联解体改变了这一切。美国又回到了资本家第一的状态。
参考文献
作者:当代张敬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33735/answer/862607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