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消费主义

中产阶级(无产阶级)的脆弱就在于此。明明不掌握生产资料,却非要模仿资产阶级。

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年轻人最容易被花里胡哨的消费主义欺骗。

你是否看到过以下标题的文章:

  • 心情三分靠打拼,气氛靠shopping~
  •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 20岁的时候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 越会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节省的人越没钱,钱不是攒出来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针对年轻人的营销话术,很多无良的商家和营销号为了自己的利益,诱导年轻人消费,凭着一堆鸡汤爽文,不停地传播这样的思想。

还有如今兴起的鞋文化,最近一句话非常火,“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当孙宇晨以及一众币圈老哥还没从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以及击鼓传花的游戏里退出,一众更年轻的玩家又疯狂涌入了AJ圈。

比如AJ联名款,发售价仅一两千,可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三万多,而且供不应求,仍遭疯抢。

对于球鞋这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使用属性和设计成本早已经足够透明,却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而且依然有足量的购买力消化库存。

简直魔幻。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拿出一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去买一双保值属性低下、稀缺性早就被工业化生产压到最低的球鞋呢?

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我年薪20万,在北上广生活的还跟狗似的”一样。

因为你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说通俗点,就是只知道买买买,更惨的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挣钱。以为吃穿用跟上层阶级一样,就能步入上层似的。

中产阶级的脆弱就在于此。明明不掌握生产资料,却非要模仿资产阶级。

消费主义早就为所谓中产们设计好了一套完美的闭环,让中产们乖乖把本金掏出来,愉悦地享受购买。而失去本金的中产们为了维持“优越”,只能继出卖劳力,被资本压榨。

而这闭环的第一步,就是营销洗脑

所谓“美好”、“个性”、“优雅”都是虚妄。

商品化的时代里,每一个商品都商家有意识地借用了这些抽象的意义。

到底什么是“美好”?很难定义是不是?咖啡品牌商曼士德告诉你,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到底什么是“爱情”?也很难定义是不是?珠宝品牌商告诉你,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底什么是“个性”?球鞋品牌商AJ告诉你,拥有AJ,就是拥有个性。

好像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精神产品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另外,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仿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需求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简言之,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消费主义依靠这种机制,不仅在制造消费,甚至是在制造消费欲、批量制造消费者。

所以,营销加上顶层人物背书,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洗脑,心甘情愿掏出钞票。

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被中产了。

当你掏出出卖劳动力换来的本金购买了所谓“上层社会通行证”后,资本消化了库存获得了利润,而你永远无法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永远沦为为资本打工的“中产无产阶级”,只能继续出卖劳动力。

这就是消费主义完美的闭环。

以上部分内容参考自:公众号《浅墨笔记》;作者:浅墨Victor;链接:你才是中产阶级,你们全家都是中产阶级

我想,很多人装着装着已经忘记了,生活到底是自己过的舒服,还是为了过给别人看的。

说实话,挺悲哀的。

我是 [@鲁鲁菌](http://www.zhihu.com/people/071f218720b485687da2e9ebdb77a487) ,一个平平无奇的枯燥青年,一个致力于文字创作的90后天蝎座。

我的公众号:鲁鲁的小酒馆,每天分享一篇关于个人成长的干货好文,希望能给你们一些温暖的帮助。让我们的思想和文字发生碰撞,交织出火花,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公众号后台我可以把我的学习资料与你分享。

总之,我相信一切上进的行为都是值得的,至少可以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

本文作者:鲁鲁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3251192/answer/9824897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