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26.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易)

指针操作数组

题目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只出现一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说明:
为什么返回数值是整数,但输出的答案是数组呢?
请注意,输入数组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这意味着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你可以想象内部操作如下:

1
2
3
4
5
6
7
8
// nums 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也就是说,不对实参做任何拷贝
int len = removeDuplicates(nums);

// 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 根据你的函数返回的长度, 它会打印出数组中该长度范围内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len; i++) {
print(nums[i]);
}

示例

示例 1:

1
2
3
4
5
给定数组 nums = [1,1,2], 

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2, 并且原数组 nums 的前两个元素被修改为 1, 2

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2:

1
2
3
4
5
给定 nums = [0,0,1,1,1,2,2,3,3,4],

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5, 并且原数组 nums 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0, 1, 2, 3, 4

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考察知识点

数组、双指针

核心思想

数组完成排序后,我们可以放置两个指针 i 和 j,其中 i 是慢指针,而 j 是快指针。只要 \(nums[i] = nums[j]\),我们就增加 j 以跳过重复项。

当我们遇到 $ nums[j] nums[i] $ 时,跳过重复项的运行已经结束,因此我们必须把它(\(nums[j]\))的值复制到 \(nums[i + 1]\)。然后递增 i,接着我们将再次重复相同的过程,直到 j 到达数组的末尾为止。

LeetCode题解

Python版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class Solution:
def removeDuplicates(self, nums: list) -> int:
if len(nums) == 0:
return 0

i = 0 # i为慢指针,在i及i以前的节点都是独一无二的。
for j in range(1, len(nums)): # j的快,寻找与nums[i]不一样的数字,该数字放到nums[i+1]的位置。从1开始遍历,因为i指向了0。
if nums[i] == nums[j]: # 前后相等 快指针跳过
pass
else: # 只有不相等时 慢指针才移动
i += 1
nums[i] = nums[j]
# 无论是否相等,j都会自动增加。
return i + 1


print("leet code accept!!!")
Input = [[1, 1, 2], [0, 0, 1, 1, 1, 2, 2, 3, 3, 4]]
Answer = [[1, 2], [0, 1, 2, 3, 4]]

if __name__ == "__main__":
solution = Solution()
for i in range(len(Input)):
print("-"*50)
result = solution.removeDuplicates(Input[i])
is_right = True
if result != len(Answer[i]):
is_right = False
for j in range(result):
if Input[i][j] != Answer[i][j]: # 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is_right = False
break
print(is_right)

时间复杂度:\(O(n)\),如果数组长度为n,那么\(i\)\(j\) 分别最多遍历 \(n\) 步。
空间复杂度:\(O(n)\)
执行用时:36 ms, 在所有 Python3 提交中击败了99.39%的用户
内存消耗:14.6 MB, 在所有 Python3 提交中击败了34.32%的用户